随着《狗十三》的上映,在内地又掀起一轮对中国式家庭教育与家庭关系的讨论。

实际上,不光是我们,整个东亚地区的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都拥有差不多的焦虑。

今年上半年,台湾公视推出了一部略带科幻色彩的话题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部剧描写五个不同家庭环境下的亲子关系,无关物质条件,每个家庭的孩子无一例外的被要求活成父母想要的样子,承受压力,直到扭曲。

可是,仔细想一下,父母会变成这样一个子女压榨天性的恶劣角色,难道是他们自己希望的吗?也未必吧。

不久前,韩国的JTBC也推出了一部讲述子女教育问题的电视剧:《天空之城》,同样以非常现实的走向,获得很多关注。

和台湾那部带着科幻奇异色彩的剧不同,这部剧是超级完全的现实向,剧里囊括了当下韩国应试教育的各种怪象。

中年演员们的精彩演技、流畅快速的剧情走向,也给予观众非常难得的沉浸感,真实的细节再现更让人哑然失笑:那么多父母和孩子们一起走失在了应试教育的迷宫里。

现行的韩国大学入学制度大体上分成两种:“定时招生”和“随时招生”。顾名思义,“定时招生”就是高考,“随时招生”就是在高考之外的时间提交报考申请。

对于韩国普通的高中学生来说,没有出众的文艺,体育,外语特长,又想去一流大学的话,只有两条路:参加高考,或者参加“随时招生”中的“学生部综合录取”项目。

这两种入学方式都会参考高考当天的考试成绩。

韩国大学入学制度不是“一考定终身”,相应的,学生需要兼顾的东西就变多了。

其中最重要的四样就是“学校生活记录簿”,推荐信,论述以及面试。

“学校生活记录簿”里记载了该学生在高中三年里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课外活动,获奖情况,兴趣爱好,资格证书,阅读书目,创意体验,志愿活动等等情况。至于论述,面试,推荐信这些,里面能变出的花样就更多了。

 《天空之城》有一个更直白的译名:《sky城堡》。“sky”既是剧中人物居住的别墅名字,也是韩国最一流的三所大学:首尔大学(s),高丽大学(k),延世大学(y)的代名词。

住在“sky城堡”的四户人家,父亲都是大学医学院,法学院的正教授,母亲则清一色全职主妇,她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给家里的几个孩子当“陪读”。这样的家庭构成形式在韩国,特别是首尔的江南区并不少见。

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爸爸妈妈,对于子女教育格外重视。在他们的理念中,教育背景决定了子女未来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他们是坚信,“教育垄断”能进一步巩固,提升自己及家庭的地位。

为了让子女进入一流大学的医学院,继承爸爸的衣钵,剧里的妈妈们在子女教育这件事上简直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就像是猪拖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奋力往前跑。

因此,韩国人也把这样教育热情高涨的妈妈称作“猪妈妈”。

可是,就算是同一个圈子里的战友,也未必会全盘公开自己的成功秘诀。一个成功把儿子送进首尔大学的妈妈背后,一定跟着好几个穷追不舍讨要“学校生活记录簿”档案的“猪妈妈”们。

《天空之城》就从这样一个为了讨要入学秘诀而举办的派对展开。

除了拿到优秀学生的档案,这些妈妈们还知道去哪里物色优秀的家教,会动员人脉,聘请大学招生负责人出身的学习企划师,还要和子女一起参加读书聚会。

只要能保证自己的子女能进入心仪的大学,为此花钱,送黄金,痛哭流涕下跪求饶都在所不惜。

也许你会问,“何必这样辛苦呢?”

剧里的韩书珍一语道破了“猪妈妈”们辛苦到过份敏感,失去自我的心理:“现在孩子的高考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是连煮个拉面都要跟着步骤走的时代,要想进韩国最好的大学,怎么能没有计划,不去看成功案例的“说明书”呢?”

继《密会》、《有品位的她》、《迷雾》之后,《天空之城》延续了JTBC特有的“现实讽刺”,开播之后收视率节节飙高。

随着这部剧在家长间的走红,还有媒体特地去采访了江南区大峙洞的陪读妈妈们和教育咨询业界人士,想问一下她们电视剧里这些和普通人生活脱节的奇葩情节是不是真的存在。得到的答案是:真的,而且电视剧为了照顾一般大众的心理还给做了一些净化。

 采访中透露,有些报考医学院的高中生们能了解到大学喜好的读书目录,剧中出现的《自私的基因》《枪,菌,铁》就是必读书目之一;上层小圈子里会共享人气明星教师的电话,一对一单独辅导的价格是每小时500万韩元(3万rmb);把儿子送进名牌大学的妈妈们是真的不想公开档案,因为档案里有些纪录是伪造甚至非法的。

曾经有当医生的爸爸把儿子的名字写成第一作者,放在自己的论文里,登上了SCI。他儿子因此进入了某名牌大学的医学院。其他“猪妈妈”发现这件事之后,立即给该大学写了请愿书,提出行政诉讼,最后那个孩子的入学资格被取消了;至于最近,为了避免发生上述情况,教授们之间会互帮互助,把彼此孩子的名字写进自己的论文里。

当然,和电视剧里不一样的地方也是有的。那就是,《天空之城》里设定的上流1%的家庭,实际上并不喜欢去当医生。对他们而言,孩子可以通过外国人招生,交赞助费等各种方式轻松的进入国内外名牌大学。医学院只是他们的一个选项,不是必须。

想去当医生,当律师,为子女教育倾注了最多热情的,是中产阶级。

 《天空之城》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韩国中产阶级家庭教育怪状和症结,也投入了一颗解药:李泰兰饰演的,和“猪妈妈”们完全相反的,不混小圈子,不给孩子任何压力,孩子也能考第一的神童妈妈。现在电视剧还只播了4集,不知道神童妈妈会被其他人同化,还是做一股清流,或是改变了其他人。

看似完美无缺,打开门一看,父母为了子女焦头烂额,子女被父母逼的伤痕累累。现实中,作品里,这样的家庭出现的越来越多。以前新闻里经常说小孩子会攀比身上的衣服,鞋子,用的文具,手机。实际上我们的父母年纪是长大了,但类似的心理一点不少,炫耀小孩上哪家辅导班,课业成绩怎么样,生日派对在哪里办,送出了什么礼物……

很难定义他们做的一切是爱还是攀比,是为孩子好还是想完成自己的夙愿。在职场上辛苦的爸爸,在小圈子里挖情报的“陪读妈妈”,他们真的都很辛苦,但他们拿来炫耀的这些东西,都是子女的,到头来没有一样属于他们自己。

社会环境的焦虑给父母灌输了太多定式和压迫,迫使孩子和父母一起为了按照我们社会传统的模式往上爬而变成热锅上的蚂蚁,在教育的迷宫里挣扎徘徊,找不到出口。

教育是否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我觉得没有。

比起问别人我的孩子该上什么家教,能考上什么大学,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我的孩子,我的家庭,我自己,现在幸福吗?

有用 (77)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