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晚,在内地上映短短1周的《海王》票房破10亿,成为DC电影宇宙第一部在中国内地市场票房突破10亿大关的作品。

仅一部《海王》大爆并不足以谈得上拯救整个DC宇宙,不过这一次,温子仁确确实实让DC在与漫威近年来的较量中扬眉吐气了一把,也让沦为流水线产品的超级英雄电影有了一些新看头。

提起超级英雄,就会想到DC漫威之争,提起DC漫威之争,就必定是一场腥风血雨。

DC粉瞧不上漫威的合家欢、没内涵,“卡通不像卡通,真人不像真人”,漫威粉对DC的评价就简单粗暴多了——你就是单纯的烂,没别的。

“烂”,可以用来评价DC扩展宇宙,但绝对不可以用来一棒子打死整个DC。

《守望者》

毕竟光是《黑暗骑士》三部曲、《守望者》、《V字仇杀队》就已经是漫威作品难以匹及的高度,更不必说就连超英漫改电影的时代都是由以DC1978年的的《超人》为开端所带来的。

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超人》的意义不仅仅只代表着DC曾经的辉煌,更是整个超英电影史上永远不可忘却的里程碑。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超人》。

史上第一部超英电影《超人》诞生

正如八十年前,DC创作出史上第一个超级英雄人物——超人开启了美漫文化的黄金时代,四十年前的今天,仍是DC率先将超级英雄从书中带到了大银幕上,为之后的超英漫改电影潮流拉开了序幕。

1978年12月15日,由理查德·唐纳执导、克里斯托弗·里夫主演的《超人》正式上映,迅速在美国全国上下掀起了一阵狂潮。

影片中,马龙·白兰度出演超人的生父乔·艾尔,反派莱克斯·卢瑟由另一位奥斯卡影帝吉恩·哈克曼饰演,其他卡司还包括分别提名过奥斯卡最佳男配和最佳男主的尼德·巴蒂、杰基·库伯等大牌演员。

理查德·唐纳

除了大牌云集,《超人》还是当时制作成本最高的电影,预算高达5500万美元,最终奖项与票房双丰收的绝佳成绩,让彼时的DC在漫改电影的尝试道路上有了一种“出道即巅峰”的光环。

不光是在美国本土,就连中国内地都受到了《超人》影响力的波及。

1979年第4期的《大众电影》以“轰动一时的美国影片《超人》”为题介绍了影片,1980年的《科学与生活》杂志第1期更是给《超人》扣上了“巨型影片”、“轰动影坛的科学惊险电影”等头衔。

如今再回头重温《超人》,可能每个人都会觉得它乏味枯燥、剧情单薄、特效粗劣,但在40年前数字时代还未到来之际,《超人》已经是当时制作最为精良、科技最为先进的影片之一。

那么,身为超英电影发迹之作的《超人》是怎么拍成的呢?

《超人》的前期筹备

1973年底,好莱坞制片人伊尔亚·萨尔金德率先有了将超人拍成电影的想法,经过与DC长达一年之久的谈判,他和父亲亚历山大·萨尔金德、合作伙伴皮埃尔·斯彭格勒一同买下了超人电影的版权,然后立即开始寻找编剧、导演及演员的人选。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波折。

他们先找来了阿尔弗雷德·贝斯特写剧本,后来又觉得贝斯特名气不够大,改换成了《教父》的编剧马里奥·普佐。

《超人》幕后照,左为导演理查德·唐纳

由于在最一开始,制片人就决定要同时拍摄《超人》和《超人2》,于是普佐写出了一版长达500多页的剧本,即便是经过另一编剧莱斯利·纽曼修改过后,也还有400多页。

至于导演人选这边,刚刚执导完《007之金枪人》的盖伊·汉弥尔顿于1975年同意接下了这项工作,但由于汉弥尔顿涉嫌逃税无法前往英国进行拍摄,导演人选也要进行更换。

1976年,理查德·唐纳的新片《天魔》上映之后,制片人伊尔亚找上了他。最终,唐纳以100万美元的薪酬接下了两部《超人》的拍摄工作。

《天魔》

然而,唐纳对马里奥·普佐的剧本相当不满意,又不得不找来汤姆·曼凯维奇重写了一版剧本,之前普佐的剧本几乎一个字都没有采用。

折腾来折腾去,导演和编剧总算是敲定了,而演员的选择更是难上加难,基本情况就是想请的大牌请不来,想来的大牌片方又不想要。

当决定启用新人饰演超人之后,前前后后总共有200多位不知名的演员来进行试镜,仍然挑不出一个合适人选,选角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甚至连制片人伊尔亚妻子的牙医都被拉来试过戏。

当选角导演林·斯塔马斯特将克里斯托弗·里夫推荐过来时,制片人也并没感到满意,认为他太年轻太瘦,不符合超人的形象。

不过最终里夫还是凭借优秀的演技拿到了这一角色,之后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是超人的合适人选。

《超人》的拍摄过程

由于两部《超人》是同时进行拍摄,所以整个拍摄工作从1977年3月开始,一直到1978年10月才结束,比原计划整整推迟了6个月。

这里说的结束,并不是指的成功杀青,而是到了后期阶段,导演理查德·唐纳和制片人团队因为预算和进度问题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超人2》只拍摄了75%就被中途叫停,好在《超人》已经完成。

即便是在《超人》大获成功之后,制片人也没有再叫唐纳继续回归执导工作,当然唐纳自己也不想回来,甚至放出狠话:等我下次再看见他(皮埃尔·斯彭格勒),直接一刀捅死。

除了团队内部的矛盾之外,影片本身的拍摄工作也十分艰辛,因为那个年代的特效技术根本完成不了《超人》想表现出的大场面以及让超人飞上天的高难度场景,所以基本整部作品都是靠机器拍摄完成。

比如,影片中的金门大桥、胡佛大坝、氪星会议厅穹顶采用的都是微观模型道具;青年时期的肯特一脚踢飞足球的戏则是用地上一个强力弹射装置把足球射出去的。

最难拍的自然是超人的飞行戏。

当时也没有什么可以用电脑控制的威亚,就是用单纯的绳索和滚轮甚至是塔吊,把克里斯托弗·里夫吊到蓝幕前的高空中,然后用鼓风机从前面仿造出风吹的效果,拍完之后将人物抠像,放进背景环境中,通过将背景环境图放大或缩小,来达到运动的效果。

最后将绳索处理掉,有些不太明显的地方甚至都没有进行处理。

因为不需要过多的后期制作,《超人》在拍摄完成短短2个月之后就正式上映了,放在今天,这一过程起码需要半年以上。

《超人》问世获得巨大成功

尽管《超人》的诞生历经坎坷,但最后的成绩证明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上映之后,影片连续创下了首映日票房276万美元、周末三天票房746万美元的新历史纪录。

最终,《超人》北美票房为1.34亿美元,全球累计票房为3亿美元,成为年度票房第二高(仅次于歌舞片《油脂》)、史上票房第六高的电影,同时也成为了华纳兄弟当时最成功的影片。

在奖项上面,《超人》获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音响、最佳配乐、最佳剪辑,金球奖、土星奖等在内的14项大小提名,最终凭借卓越的视觉效果获得了奥斯卡特别成就奖,以及其他提名中的6个奖项。

《超人》引进中国

1985年秋,中影公司引进了《超人》,并于11月初开始在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

《超人》是我国从好莱坞进口的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大片”,它上映之时,内地电影市场仍处于繁荣时期,与新兴的电视业尚能分庭抗礼。

但当时优秀国产故事片层出不穷,而进口影片的引进标准更偏重于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平衡,以及后期译制配音的精工细做。

因此,中国观众真正能在影院看到的好莱坞八大公司商业巨制屈指可数,《星球大战》、《外星人E.T.》这些科幻大片即便听过,也是无缘得见。

也因此,虽然《超人》出品七年之后才第一次访华,且一如其他在中国上映的进口影片一样,事先没有任何宣传(除了在报刊上有几则故事梗概之外),但它上映后便立即引发了观影狂潮。

如果说,《少林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产商业大片的一个标竿,那么毫无疑问,同一时期的《超人》便是登陆中国银幕最具震撼的好莱坞特效大片。

尽管那个时候,克里斯托弗·里夫在中国的名气还远不能与阿兰·德龙相提并论,但这个身披红色大斗蓬、胸前印着大S的空中飞人,已成为中国无人不知的电影明星。

直到九十年代初,一些濒临歇业的省市电影放映公司和影院,还时不时地利用《超人》作为寒暑期的“学生假期优惠观影”活动的招牌和噱头,这也是许多80后乃至85后对在影院观看本片仍有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超人》开创超级英雄电影新类型

《超人》之后,超级英雄电影类型应运而生,在20世纪末的20年里有了极大的发展,DC继续在这个领域做着毋庸置疑的领头羊。

克里斯托弗·里夫主演的《超人》四部曲,以及尝试暗黑风格的《蝙蝠侠》系列,让观众们对这种富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视效大片充满了好感与期待。

与此同时,漫威也以《刀锋战士》作为开山之作加入到队伍中来,只可惜98年漫威破产重组,不得不将旗下蜘蛛侠、X战警、神奇四侠等IP进行兜售来换取资金。

但也正因如此,超英电影从2000年福斯的《X战警》和2002年索尼的《蜘蛛侠》起有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苗头,从而发展为好莱坞制作人趋之若鹜的影片类型。

在21世纪的头10年里,文章开篇所提到的《V字仇杀队》、诺兰《黑暗骑士》三部曲、扎导的《守望者》将超级英雄电影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这段时间可以称之为DC电影的鼎盛时期,而随即将迎来的则是超英电影再一次的改朝换代。

从2008年《钢铁侠》开始,被迪士尼收购之后的漫威稳扎稳打,用《复仇者联盟》开拓出电影宇宙的新概念,耗时10年走到如今的《复联3》和明年的《复联4》,已经将超级英雄电影变为了一场全球性的文化狂欢,哪怕只是发布一支预告片都有着原子弹般的威力。

已经落后一步的DC明显有了赶鸭子上架的趋势,只想着照搬漫威电影宇宙的商业模式,却急于求成,用《蝙蝠侠大战超人》和《正义联盟》将一手好牌打了个乱七八糟。

如今随着索尼开始和漫威合作开发蜘蛛侠,福斯被迪士尼收购,之后超英电影市场基本就是DC和漫威两家兵分天下。

但就整体来看,后起之秀的漫威步步为营,原本可以轻松赢在起跑线的DC则前途一片迷茫,也难怪粉丝们怀抱有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从《超人》发迹,到如今《海王》逆转,不知道DC能否咸鱼翻身,再次引领一波新的格局洗牌。

《超人》幕后的20件趣事

【1】制片人伊尔亚想邀请斯皮尔伯格来执导《超人》,但亚历山大对斯皮尔伯格的能力表示怀疑,说先看看他拍的《大白鲨》什么样再说吧。

1975年《大白鲨》上映之后空前成功,两人赶紧去联系斯皮尔伯格,结果人家已经在拍《第三类接触》了,表示没时间。

【2】乔治·卢卡斯也曾是导演职位的首选人之一,但由于当时卢卡斯正在准备《星球大战》,所以拒绝了这一请求。

【3】史泰龙对超人的角色很感兴趣,但最终没谈拢;阿诺·施瓦辛格特别特别想演超人,努力争取了很久,片方没理他。

【4】片方有考虑给罗伯特·雷德福高片酬让他来演超人,不过后来觉得他太有名了就作罢了。

【5】保罗·纽曼可以获得400万美元的片酬,在超人、莱克斯·卢瑟和乔·艾尔三个角色中随便挑,但他都拒绝了。

【6】卡戴珊继父、美国前奥运会十项铁人冠军布鲁斯‧詹纳也曾参加过超人的试镜。

【7】马龙·白兰度总共拍摄了10分钟的戏份,除了可以拿到370万美元的片酬以外,还拿走了票房总收入的11.75%,总共1900万美元;吉恩·哈克曼的片酬是200万美元;克里斯托弗·里夫拍《超人》和《超人2》时的片酬都只有25万。

【8】白兰度一开始并不想真人出镜,他希望可以让乔·艾尔这一角色以手提箱或者面包圈之类的物体形象出场,然后他给后期配音,最后是导演唐纳求了很久,白兰度才松口答应本人出镜。

【9】但是,在白兰度的合同里他规定自己所有的戏份必须在12天之内拍完,而且一如既往地不愿意背台词,所有的场景里都有提词卡,比如他把婴儿超人放在逃生装置里的时候,就是在照着襁褓里的提词卡念台词。

【10】拍摄期间,剧组需要优先拍摄白兰度的戏份,结果在意大利搭建好场景之后,发现白兰度不能在意大利进行拍摄,原因是他在拍摄《巴黎最后的探戈》时涉嫌猥亵收到了逮捕令。

【11】青少年时期的克拉克·肯特是由杰夫·伊斯特饰演的,但后期导演让克里斯托弗·里夫为其重新配了音,并且提前没有告知杰夫·伊斯特这件事,导致两个演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关系都很紧张。

【12】杰夫·伊斯特每次拍摄前都要化3-4小时的妆,为了看上去跟克里斯托弗·里夫的容貌更接近。

【13】由于克里斯托弗·里夫本人太瘦,制片人要求他穿上带有肌肉假体的塑身衣,里夫果断拒绝,然后开始在大卫·鲍罗斯(《星球大战》达斯·维德)的指导下进行锻炼,并将体重从188磅增加到了212磅。

【14】大卫·鲍罗斯自己也挺想扮演超人的,但因为他不是美国人,制片人连试镜都没让他参加。

【15】片中的大都会场景都是在纽约拍摄完成,《星球日报》的报社其实是《纽约每日新闻》的办公地。

【16】1977年纽约市因为遭雷击造成大停电事件时,《超人》剧组正在当地进行拍摄,还因为这次意外严重耽误了拍摄进度。

【17】在约翰·威廉姆斯加盟之前,影片最开始是由杰瑞·高史密斯负责配乐工作,后来因为高史密斯行程冲突,才找来威廉姆斯。高史密斯为《摩羯星一号》创作的部分配乐被用到了《超人》的预告片里。

【18】电影的最后一幕中,超人在太阳升起的时候飞出地球,并对着镜头微笑。这个场景出现在了之后每部由里夫主演的超人电影的结尾。

【19】《超人》原计划在1978年6月上映,那是超人在《动作漫画》第1卷中首次登场的40周年纪念日,但因为拍摄进度严重滞后,导致这一想法没能实现。

【20】2002年,诺兰在向华纳阐述《蝙蝠侠:侠影之谜》的概念时,引用了理查德·唐纳当初对《超人》的愿景和视角。

有用 (18)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