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影向标 | 有人给《地球》10分,但赛人也出手了


《地球最后的夜晚》

6.8分

"

1. 王昕 10分

电影研究者。

梦想中的电影,也是中国电影长久以来未能实现的梦想,虽然不是最重要的那个。无论它带给缺乏训练的观众怎样的沮丧和挫折,也一定会入侵其中一些人的梦境,隐秘地改变他们的生活。艺术电影道阻且长,和一切道阻且长的事物一样。

2. 陆支羽 9分

影评人,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著有《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 无论现实多么喧嚣,依然会有人信仰梦境;毕赣绝非世俗成功学的异类,而是让更多人愿意睁开眼睛,看到华语电影在非写实造境上的莫大可能。2.黄觉坐进电影院那一刻发出的造梦信号,仿佛赋予了3D新的生命力,谁敢说形式不可以凌驾于故事。3.山洞,索道,阶梯,废墟,毕赣的长镜头迷宫依然有种推开层层记忆之门的惊奇,谁敢说野心无理。4.斑驳的空屋,颤栗的水杯,散落的苹果,老塔终究是毕赣的精神故壤,谁敢说致敬有罪。5.钟表,烟花,瞬间即永恒的爱情,起风升空,拥吻旋转,这座潮湿而摇晃的荡麦,便是毕赣记忆中所有的夜晚。6.若说有什么遗憾,或许对汤唯、黄觉、张艾嘉等几位主演内心宇宙的挖掘还不够极致,符号意义似乎大于灵魂花火;但难得还有陈永忠独舞唱尽《坚强的理由》,李鸿其含泪啃完整枚苹果。

3.闵思嘉 8分

影评人。

长镜头中所具备的那种粘稠而湿润的情绪、绵延而悠长的连贯感,与上天入地的镜头运动融为了一体。你完全可以把这段镜头理解为毕赣所想要表达的一种情绪,因为虽然《地球最后的夜晚》借用了一个通俗故事和类型构架,但是完全想用叙事性去解读它,恐怕很多人还是都会失望而归。它所想表达的记忆、梦想、情绪,本来就是相当不确定的东西,以长镜头为载体把这些元素具像化的毕赣,是在用叙事上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我们传达了一种情绪上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4. 妖灵妖 8分

电影文化工作者。

对黑色电影的变奏与拆解,将山野小镇化为迷宫般的心灵斗兽场,1小时的3D长镜头是将大银幕变换成次世代游戏主机画面的平行嫁接实验(3D实现了游戏画面感,因此实为必要),以解谜游戏纾解人生悲剧,顺带塑造出若干有血有肉的NPC。

5.胡续冬 8分

诗人,译者,随笔作家,执教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毕赣毫无疑问是个影像野心家,但是在其野心转变为一种新的美学灾难之前,我认为还是应该鼓励他冲击一下国产电影现有的产业秩序。毕赣以「凯里梦办」乃至「贵州梦办」注册造梦师的身份,用影像的逻辑而非剧本叙事的逻辑,探究了一段在记忆与梦境交错的迷宫中,一个femme fatale可能的布朗运动轨迹,以及这种布朗运动对时间和情感的影响。这一梦境营造术是相当成功的,以至于我在电影院里睡了三次,醒来后都感觉继续观影毫无违和感。我对毕赣的意见主要有两点:1)希望他在今后的造梦活动中,尽量避免用类似于罗贝托·波拉尼奥《地球最后的夜晚》、尤金·奥尼尔《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之类的书名来批量制造没有互文的尬互文关系,你喜欢一本书名你任性你炫智你是野心家你就爱用,那就拿出阅读和铺梗的诚意来,有些东西是需要被尊重的,不要把所有符号都像万绮雯罗纮武左宏元邰肇玫的名字一样拿来玩过家家;2)别再玩这部片子的尬营销路数了,我不是说作者电影和工业电影的观众就绝对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个世界,有意去松动二者边界的所有诚实的努力都是值得赞美的,请注意,诚实的努力。咱不能骗人。

6. 刘宇清 8分

电影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小镇青年的《乡愁》。毕赣的爱恨,尽管格局无法与塔可夫斯基的信仰媲美,但取法大师的努力本身就值得珍惜。在中国电影里,拍梦境、记忆和意识/无意识,除了毕赣,还有谁呢?

7.郑秉泓 7分

影评人,著有《台湾电影爱与死》。

毕赣用一大笔钱证明自己在技术上的高度提升,事实上《地球最后的夜晚》就是用极度华丽的方式把《路边野餐》再说一次。

8. 独孤岛主 7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可以从70分钟直接开始看,尽管2d部分的自比老塔几乎失去了节制,但后半部质感、表意同调度复杂程度较《路边野餐》有飞跃提升的长镜头,非常直接倾诉了电影之于一个人一生可以达到的重要性。

9. 内陆飞鱼 7分

影评人。

《地球》毕赣对氛围和情绪的营造是一流的,最幼稚的孤独与深情那一卦,属于南方的洞穴美学、废墟美学、浸湿美学自成一派,且走得更远,同时这又是一部考验智商的电影,虚虚实实交叉纷繁,上次《野餐》看了三遍理清所有关联碎片才动的笔,这部还得再去看和做笔记。如果片中全部是非职业演员,我给满分。

10. 耳朵 6分

「奇爱博士讲电影」责任主编,独立戏剧人。

毕赣导演对于自我的重复过甚,很多意象在《路边野餐》中已经出现。不少桥段,给人以梦境的幻觉,但是没有办法遮掩整体的乏力。主题上,更似一部山区版的《长江图》。不知道为什么,这一部作品不如《路边野餐》地域性质感强烈,反倒是更契合蔡明亮式的作品,无限放大细节。最终的结果指向是浪漫的,只是这个观看的过程,让大家太过艰辛。

11.李东然 5分

前《三联生活周刊》电影记者,专栏撰稿人。

确实是一部引起思考的电影,一边看一边在想,是不是真的可以通过暴露自己的潜意识幻想等成为艺术家。比如诗意等等,是不是仍旧不管是用智慧本身,还是用符号、索引产生勾连,才有通路进入表象以下。理性角度,这样的电影出现,走到大银幕,预售惊人,票房大卖,对大环境而言,不是坏事。感性上,觉得《阿飞正传》起码节奏和音乐都更好些。还有,不要什么都说是爱情,中国电影这点真叫人反感。

12. 大奇特 4分

老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路边野餐》的换汤不换药,多数角色都能找到对应原型。笨拙的长镜,无用的3D,很机械化,不见当初的灵气与原始内核,有才华的恐只有视觉的经营。后半程的许多情节、动作是专门服务于长镜头的无用功(虽然梦是连贯的)。梦中汤唯的表演暴露了她的太多缺点,尤其是台词底子太差。

13. 吴李冰 4分

常用笔名LOOK,影评人,电影研究者。

各种挪用中比较致命的是对王家卫的挪用。《路边野餐》中极为可贵的残酷现实诗意荡然无存。黄觉-汤唯活脱脱就是凯里周慕云-苏丽珍,凯里王家卫必然是精致的平庸。3D版60分钟梦境应该放在开场。年度最令人失望华语片。

14. 赛人 4分

影评人。

3D对我来讲,就是画蛇添足,它提醒我们要进入一个另一个视听场域。倘若它不提醒,我们不知不觉中进入到那样一个纯精神性的空中楼阁,兴许还会概叹,我们仅拥有可描述的感官,是远远不够的。它反复地在催眠,其效果就是,我们真的失眠了,失眠的人,是不会拥有真正的梦境的。再则,我们没有那种靠一张静止的脸,就能演绎万千情绪的演员,像于佩尔、莫尼卡·维蒂、马斯楚亚尼之类的。而这部电影里的每一张脸,除了牢房里的那位。大多在坚硬的时候变得柔软,在柔软的时候变得坚硬。它比《路边野餐》糟糕的地方在于,缺乏质感,只有找到切实的着力点,才有飞翔的可能。鸟是这样,人也是如此。

有用 (43)

评论加载中...